「因為他們承受了這令人無法接受的事。因為這個女人或許和許多人一樣,以為圍牆終究會倒,但不是在她有生之年。她以為永遠看不到這一日,沒想到竟然等到了,所以她在跳舞。」
西西莉雅跟女兒看著說著「柏林圍牆」的影片裡為什麼有人會跳舞!因為眼前所發生的事是無法預期的,即使想過千百種狀況,對一件事有疑問的時候,「真相」有時不一定可以承受,這不就是「這一件事」當下源源湧出的吸引力嗎?後面呢?該用怎樣的「態度」取捨繼續的生活?《丈夫的秘密 The Husband's Secret 》也許是如此的靈感下的作品吧!
於是,這本書裡的情節只用了五天的時間。五天裡,讀者反覆被提醒「柏林圍牆」倒塌事件和對「復活節」的期待,讀著三個女人的家事。作者黎安‧莫瑞亞蒂不脫俗的用了「潘朵拉的盒子」當小說的開場提點,叫妳別開的盒子妳偏偏開了蓋,真的剩下的是「希望」嗎?(這也一直是我對這則神話故事的困惑)
《丈夫的秘密 The Husband's Secret 》顯然以西西莉雅的角色對應出她老公的秘密,泰絲面對老公和閨蜜的一時出軌,瑞秋隱藏二十幾年的恨,從一開始看來毫無關係到最終的交纏,就像拼圖完成,只要每個人缺一角,就能拼好更大的完整;人生,沒有太久的圓滿,你越想整合打圓自己的一邊,就必須修正上下或左右成弧,就拉開跟別人的距離。
「這封信讓她覺得該怎麼說呢?…無法專注,就是這樣。」
西西莉雅一向對自己的專注力很自豪,她的生活有條不紊,孩子和老公,甚至親友往來、學校活動、做直銷聚會都能熱情貼心。她有三個女兒和很帥的丈夫,二女兒應該遺傳她的專注力吧!「柏林圍牆」就是從上回「鐵達尼號」之後熱衷的新話題,被作者拿來「比對」了牆外的世界,丈夫找不到的那一封信就是「牆」吧!
星期一,「給我的妻子,西西莉雅‧費茲派翠克 我死了才能開信。」信出現了,妻子告訴在外出差的丈夫,「可以拜託妳別拆嗎?」。星期二,約翰保羅就提前回家了,他異樣的舉動讓妻子起疑拆了信,發現丈夫17歲時殺了珍妮的秘密 「珍妮說她愛上了別人,然後嘲笑我,就是這樣而已。我瘋了。」
「妳們給了我我不配得到的幸福。」西西莉雅得到殘酷的真相,而丈夫卻問她該怎麼「配合」?她開始因為有一個殺人犯的丈夫,對別人怎麼「看」自己噁心嘔吐,日常生活卻得不動聲色得繼續過下去。最難堪的是,她熟視那位失去17歲女兒的母親,在學校工作的瑞秋女士,她剛剛讓老夫人因她直銷的聚會開心點,傷心28年的母親卻發現可能的新證據可以指證兇手……..
星期三,婆婆維吉妮亞告訴西西莉雅,「妳也為人母,會為孩子付出一切,就像我也是這樣對待我的孩子」。原來「秘密」除了丈夫還有第三者知情。誰是兇手並非是小說的重點,《丈夫的秘密 The Husband's Secret 》不是推理小說,她講的是「家人」的微妙關係,是親子是夫妻間如履薄冰的碎裂,冰釋前嫌後又能溫暖彼此。
「妳得衡量得失,人生並非黑白分明的。」但是,如果是自己的女兒發生那種事,「她會想親手殺了她。」星期四,「從讀了信的那一刻起,西西莉雅‧費茲派翠克已從世上消失。」打開信,彷彿就得負責任,丈夫說只要她好過一點,她說怎樣都會照做。可是,她不好過。「我是殺人犯的妻子」「我包庇殺人犯」…「原來是做得到的。原來這就是與秘密共度的人生。原來這樣做就行。」慢慢就會「習慣」。
就像泰絲,跟康諾老師約會了。「我就是在復仇」,泰絲接受不了從小形影不離的表妹跟丈夫談戀愛了,帶著兒子回到媽媽家,跟舊情人一起還是會心動,活著有感覺,不是被拋棄的。康諾,小學裡體育老師,珍妮遇害前最後一個看見她的男人,每一段著墨在老瑞秋看著她「確定」是殺女兒兇手的康諾時,都能感受到一位母親的心痛,她在等待的「真相」始終沒能到來,她恨…….
「你們知道有些人希望柏林圍牆沒倒嗎?」小艾絲特說。「太奇怪了吧!為什麼有人想被關在圍牆後?」星期五的一場悲劇,西西莉雅選擇「誠實」,老瑞秋選擇「原諒」,泰絲選擇「接受」,將迎來「復活」。
如果你問我,那這一本書有甚麼精彩?那麼「尾聲」是最後的高潮。「人生蘊藏著許多我們永遠不得而知的秘密….有些秘密注定永遠是秘密。問問潘朵拉吧。」在CBS FILMS電影公司取得將原著翻拍成電影的現在,原著的假設性,將是電影最難呈現的情節,《丈夫的秘密 The Husband's Secret 》留給讀者很大的空間去想像「圍牆」倒下前後的因果,你看了,選擇你願意繼續珍惜的轉變。
作者:黎安‧莫瑞亞蒂 Liane Moriarty (澳洲)